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11月23日,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共同主辦的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集體備課會在研究生院二樓會議室舉行。校黨委書記顏華出席會議并講話。校黨委副書記劉紅軍,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梅玫,教務處副處長吳清,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參加座談。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張秀敏在主持會議時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是進入新時代后又一集合號和動員令。學校黨委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思政課教師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上來,推動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程。學院認真落實學校黨委的要求和部署,要求思政課教師全面學、深入學,切實將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會思政課教師代表圍繞《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交流學習體會,就如何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程進行集體備課。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教師郭衛(wèi)華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角度講述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如何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她認為,《決議》提出四方面的堅持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靈魂”。應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植根于大學生內(nèi)在的道德生活,實現(xiàn)社會規(guī)定性和人自身內(nèi)在需要的統(tǒng)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培養(yǎng)大學生敏銳的道德判斷能力、理性的道德選擇能力,提高大學生道德自覺,增強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樹立大學生道德信仰,構建完滿的公民道德人格。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教師郎嬛琳以“以大歷史觀引導青年學習領會《決議》精神”為題進行發(fā)言。她談到,思政課教師應該深入學習領會《決議》精神,以回望過去、直面當下、展望未來,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縱觀古今的大歷史觀去研究黨的百年奮斗史,去學習百年黨史中的成功經(jīng)驗,去引導學生真正理解領悟“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Α薄拔磥砦覀冊鯓硬拍芾^續(xù)成功”。她結合《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緒論和第一章的相關內(nèi)容,探討了在教學中如何充分融入《決議》精神,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領會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牢固樹立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積極成就不負韶華的出彩人生。

思想道德與法治教研室教師張嬌以《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思考》為題做了發(fā)言。她說,百年黨史上曾經(jīng)有過兩個著名的“歷史決議”,與前兩個歷史決議主要總結黨的歷史教訓、分清歷史是非不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主要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yōu)槭裁茨軌虺晒?、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因此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將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以史鑒今、資政育人,是每門思政課程的重大使命。弄懂“為什么融”“融什么”和“怎么融”,將黨史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實現(xiàn)思政理論課教學與黨史育人協(xié)同發(fā)展,才能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師白杰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原理,解讀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他通過對不同時期主要矛盾的闡釋,凝聚出各階段的核心思想,這一點正好回應了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經(jīng)濟基礎的矛盾運動規(guī)律,最終解放了生產(chǎn)力。通過對社會基本矛盾原理的闡釋,解答了我們過去為什么成功,將來我們怎樣成功的歷史大問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在百年榮光中奮勇前進,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研室教師安寶以“《決議》精神融入綱要課的思考及探索”為題作了發(fā)言。他通過對3.6萬余字的《決議》的認真學習,將豐富的內(nèi)容提綱挈領、條分縷析凝練為七個講授要點、十三個專題教學題目。他以專題十“誰主沉?。褐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之爭”為例,從“向何處去”“真假和談”“人民選擇”“棄國擇共”“三個法寶”五個方面將《決議》的深刻內(nèi)涵、創(chuàng)新觀點、核心要義切實融入于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研室教師范予晨以“人心向背決定中國命運”為題,結合“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jīng)驗”內(nèi)容,從“堅持人民至上”的視角回答了“為什么中國共產(chǎn)黨能贏得解放戰(zhàn)爭”的問題。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教師黃知偉認為,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邏輯主線,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與理論成果為重點,結合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chuàng)造的偉大事業(yè)、取得的偉大成就,講清楚過去我們?yōu)槭裁磿晒?,講清楚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xù)成功,她以《概論》課程第十一章中“全面從嚴治黨”的講授為例,將《決議》中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的戰(zhàn)略思想融入教學設計。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研室王琳認為,審議通過《決議》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深入學習《決議》、準確把握《決議》的精神實質,將其融入思政課,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當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務。王琳以“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為題,從四個方面做了如何全面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并將其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示范微課。

顏華指出,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牢記初心使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是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我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按照黨中央、市委的要求,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主渠道,必須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工作中充分發(fā)揮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要迅速將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作為課堂教學和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全面貫穿、有機融入各門思政課程。要將全會精神轉化為對青年學生進行理想信念、中國精神、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道德觀教育的有效載體和鮮活資源,讓青年學生深刻感悟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歷史意義、歷史經(jīng)驗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固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為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思政課教師要認真落實讀原文、悟原理的要求,原原本本研讀《決議》原文,原汁原味學深悟透《決議》中的理論精髓。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做好教育教學、人才培養(yǎng)的同時,還擔負著宣傳教育的重要職能,要繼續(xù)到基層、到社區(qū)開展宣講活動,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活實踐,找準切入點、聚焦點、結合點,向廣大群眾宣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